五代十国,中国历史上第三个最为混乱的时代,在时间上其不如春秋战国、魏晋南北朝时间长思考资本,但是在破坏力度上却,远远超出了那两个时期。
五代十国,是一个全方位地对中原政权的破坏和再打击,梁、唐、晋、汉、周先后登场,而南方地区更是诸国林立,战争不断。
晋王李存勖在朱温建立梁之后,一直积蓄力量,想要谋求自己的霸业。
等到时机成熟,李存勖果断称帝,展开了对后梁的进攻,仅仅八天便灭亡了后梁,建立后唐。
而在这场灭后梁之战中,郭崇韬可谓是最重要的谋臣,在他的谋划之下,八日便结束了战斗,灭亡了后梁。
梁晋矛盾
晋王李克用和朱全忠之间一直都不对付,李克用因为收复长安之功,被封为了河东节度使,是朱全忠当时的最大竞争对手。
展开剩余85%为此朱全忠还曾刺杀过李克用,但是却被李克用逃走了,因此二人之间的矛盾也是非常深厚。
李克用死后,李存勖继承了王位,而晋和梁之间的争斗也逐渐地展开了。
朱全忠篡权之后,颠覆了唐朝,建立了梁,史称后梁,当时各地的节度使、割据势力各自为政思考资本,其中实力最强的便是李克用的晋国。
朱全忠篡权之后,便开始对其他割据势力动手,想要一统北方,先后攻打了义武军和成德军,王镕、王处直根本不是朱全忠的对手,二人节节败退。
最终不得不选择请求李存勖的帮助,本来这些割据势力,各自为政,互相敌视,李存勖则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,于是便主动出兵救助二人,双方在柏乡决战,朱全忠大败。
而战后义武军和成德军都归附了李存勖,李存勖的实力再次得到了壮大。
之后卢龙节度使刘守光称帝,建立燕国李存勖以平叛之名,攻打燕国,仅一年,便攻破太原,杀刘守光。
此时李存勖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河北之地,实力强大,即便是后梁也要掂量几分。
当时朱全忠已经死了,后梁政治动荡,朱友珪杀父夺位,之后朱友贞又杀死朱友珪登基为帝,也就是梁末帝。
后梁的政治混乱,疆域四分五裂,尤其是北部疆域皆被李存勖占有,晋国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后梁,因此李存勖也在积蓄力量,准备随时吞并后梁,取而代之。
灭梁之战
梁末帝朱友贞知道梁的实力已经无法和晋国相比,便打算采取求和的方式来稳定政局,想要和李存勖划江而治,但是李存勖是不愿意,自己的实力完全能够将梁吞并。
于是在公元923年的时候,李存勖在魏州称帝,并且没有沿用自己的藩王之号,而是沿用了唐王朝的国号。
并且将自己家族的宗庙和唐王朝的宗庙合于一处,来提高自己的政治号召力,将自己的身份得以正统化。
而在灭梁之战中,有一个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,那就是郭崇韬,可以说郭崇韬在李存勖灭亡梁的战争中多次起到了一锤定音的局面。
第一次便是解决思考资本
杨刘之危,击败王彦章。
王彦章身为五代名将,乃是梁朝的顶梁柱,当时郓州失守,王彦章亲率大军攻打杨刘,但是后唐军将杨刘打造的铜墙铁壁,难以攻破,于是王彦章便在河流沿岸构筑营垒,抵御后唐军过河。
在李存勖不知如何应对之时,郭崇韬站了出来,给出了计策,李存勖正面牵制,而郭崇韬则率领万人迂回到王彦章的后方,对其形成包夹之势,最终王彦章不敌选择撤退。
而王彦章也被李嗣源所袭,被生擒,李存勖本想要招降王彦章,但是王彦章宁死不屈,最终被杀。
第二次则是偷袭汴梁之
策。
李存勖对于如何进攻后梁一直存在担忧,因为不清楚后梁军队的动向。
后梁的降将康延孝告诉李存勖后梁兵力分散,此时汴州的守备不足,但李存勖担心有诈,依旧是郭崇韬一锤定音,建议乘着汴梁空虚,袭击汴梁。
郭崇韬说:“后梁其他军队虽多,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攻下汴梁,将后梁的中央击溃,其他的军队也就不攻自破了。”
于是李存勖便带领了唐军的精锐,前往了汴梁,李嗣源率领了五千骑兵,作为前锋,在前方开路;而李存勖则率领了一万五千步兵,跟随其后。
汴梁破,后梁亡
这两万人,用了三天,从后梁的中都一路飞奔到了曹州,一路上后梁各地的守兵竟然毫不知情,曹州守军连反抗都没有便投降了后唐。
之后两万人又继续西驰,直逼汴梁,直到这个时候,朱友贞才得知了曹州陷落,李存勖精锐来袭。
朱友贞一方面商讨拒敌之策,一方面命人前去通知段凝回防,然而前去求助的人却因为黄河决堤被阻拦,消息送到,已经晚了。
此时李存勖和李嗣源合兵汴梁,而朱友贞也在李存勖到来之前自杀,后梁臣子见此只好开城投降,迎接李存勖入城,李存勖入城之后也没有大开杀戒,而是安抚后梁官员,一切照旧。
从李存勖决定奔袭汴梁,到入城,前后用了仅仅不到八天,朱全忠一手打造的后梁帝国便分崩离析了,而李存勖的成功则离不开郭崇韬的计策。
郭崇韬可以说是后唐灭梁的最大功臣,先是用计解决了王彦章,并且将其生擒,断了后梁朱友贞的左膀右臂,之后又献策用精锐直捣黄龙,一举攻下汴梁。
李存勖本来想要步步为营,不敢冒风险,但是在郭崇韬的劝说之下,终于下定了决心,并且还说到“丈夫得则为王,失则为虏,行计决矣。”
这就是胜者为王,败者为寇的最好解释,事实证明,郭崇韬是对的,后梁内部空虚,仅仅两万人便攻下了汴梁,灭了后梁,极大地减少了后唐的损失。
总结
后梁被灭,后唐建立,最初李存勖称帝,郭崇韬乃是兵部尚书兼枢密使,袭击汴梁之策,让李存勖更加信任郭崇韬,因功被封为了侍中、冀州节度使,封赵郡公,食邑二千户,赐铁券,恕十死。
极尽殊荣思考资本,无人能及,之后更是率领大军南下灭蜀,有着灭国之功,后梁被灭,郭崇韬有着一半的功劳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盛金缘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